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關懷愛滋請從反歧視開始

文/南義朋

  今年是愛滋病被命名的第三十一年,最初此病因為在男同性戀之間快速流傳而廣為人知, 但是醫學發現愛滋主要的感染途徑是血液與體液的交換,截至2011年6月底世界上約有6,400萬人(包含異性戀男女,孕婦與小孩)感染愛滋病毒,且每天 平均有7,000宗新病例。愛滋病毒的傳播,除了與帶原者性行為接觸之外,經常是透過輸血、共用針頭等情況傳播,還有帶原的母親傳給孩子。由此可知愛滋病 其實是整個人類的疾病,並非上帝對同性戀者的懲罰。
  長老教會配合世界愛滋日,每年12月第一個禮拜訂為「愛滋主日」。今年世界愛滋日的主題訂為:「零歧視、零感染、零死亡」,但是我們看見長老教會總會「愛 滋關懷主日」的公文,一方面提醒信徒要為愛滋感染在社會、健康上所造成的影響予以關注,另一方面卻有這樣的文字說明:「男男同志性行為愛滋患者人數的增加 成為愛滋預防的新挑戰」,標的特定族群,恐加強「愛滋是上帝對同性戀者的懲罰」這個歧視性的概念, 模糊了預防愛滋感染應具備的觀念。
  教會關懷愛滋的正確作法應是:本於信仰關懷愛滋患者的需要、依照正確疾病知識來宣導愛滋防治、努力去除對病患的歧視與誤解、維護愛滋患者的人權。具體來 說,應當針對感染途徑宣導來降低愛滋病對個人、家庭與社會的殺傷力,另一方面則應本著公義和憐憫的信仰精神教育信徒,不該再延續「因罪得病」這種早就在聖 經中被耶穌指出的錯誤觀念(註),而帶有歧視的眼光看待這些罹患愛滋病的兄弟姊妹。
  我們更應該去瞭解HIV病毒它不會因為你是什麼身份、性傾向、種族、信仰......等就跳過去不發病,相反的,它會結合一些外在因素攻擊任何人。愛滋不 是同性戀者的專利,不管透過什麼途徑感染,受它攻擊的人所面對的困境是相同的:可怕的言語攻擊;沒有人敢同坐一張椅子;摸過的東西別人就不敢再碰;連家人 也不敢一起吃飯;工作權備受壓縮;甚至政府還計畫加收愛滋感染者的醫藥負擔。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一向以關懷人權、鄉土為己任,對於長老教會設立關懷愛滋主日,提倡防範愛滋並期待愛滋患者能得到更適切的照護與關懷,我們深感認同,但是對於本次在公文中將愛滋病的新挑戰歸因於特定族群以造成污名化之事,期待長老教會總會在這上面應該多考究不同機構、單位提供的資料,非片面的使用單一機構 的資料以及說法做為公文內容,並針對防範的方式或預期達到的目標就醫學的角度和信仰關懷做說明,而非在公文中強調特定族群的行為「必然」是導致愛滋產生的 因素,這不但是過於跳躍式的簡化說法,也是一種便宜行事地歧視同志的論述。
  期待長老教會能盡速改正公文內容,並向受到傷害的弟兄們道歉,以維護長老教會長期關注人權、社會與土地的精神。身為耶穌的門徒,我們相信上帝的教會要成為愛滋病患者的朋友,堅定地與他們站在一起,讓上帝真實的平安與充滿喜樂國度降臨在我們中間。


[註]: 約翰福音中,門徒們詢問耶穌,那個生來就是瞎子的人,是他自己犯了罪,還是是他的父母犯了罪呢?耶穌的回答超過我們的想像:「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 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9:3)後來耶穌走向這個被門徒視為犯了罪得罪上帝的人,用手觸摸他的眼睛,並治好了他。

(刊登於台灣教會公報3173期,2012年12月17日)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踏繪的考驗

◎王貞文 寫于 2012.12.12

原文出自:荒原與泉邊--神學部落格





十六世紀,統治日本的幕府下令禁止基督教傳播,逼迫基督徒踩踏基督聖像,來表明「棄教」。不願棄教者,就會受到嚴酷的刑罰,會喪生。許多神父與信徒因此「在形式上」以「踏繪」(踩踏聖像)的儀式棄了教,在心裡繼續偷偷地信仰基督,因為相信基督的寬廣與包容。還是有樸素的農民堅持不「踏繪」,要在身心靈與身份認同上,都堅持基督徒的身份。

昭文說,今天,同志議題成為教會「踏繪」考驗。只是,現在把基督的像丟在許多基督徒腳前的,不是幕府將軍,而是教會當局。堅持相信基督的愛是包容一切的人,也就是覺得同志應該完全以同志的身份,公開而自由地在教會中生活的人,往往在目前福音派基要派的「主流」意志裡,被逼到角落,面對抉擇:要冒著被拒斥被流放的危險堅持信念,還是要打模糊仗求安寧?

這是我們的「踏繪」的考驗:要堅持妳原本所信的基督,還是要踐踏妳所愛所追隨的基督,隨著主流價值,隨著經濟利益來定義基督?

對於同情、認同台灣同志運動的奮鬥的基督徒來說,這個考驗雖辛苦,卻是關鍵的爭戰。

許多同志在年少的時光就被耶穌基督吸引,在發現自我的掙扎過程認識基督。他們與基督的緊密關係,是無人可以奪去的。但是教會裡的多數人卻看不到這些過程,也看不到這樣的信仰之美,反而一再地要他們否定他們所經驗到的基督,否定他們的自我,換上一個由中產階級教會所定義的基督徒身份。

把同性戀的身份認同,與基督信仰對立起來,本質上就是一種錯誤。同志基督徒所體會的基督,和異性戀基督徒所體會的基督有什麼兩樣呢?也許同志基督徒在受迫害與排斥的經驗裡,更能體會基督的心,在身心的苦辱裡,更能深刻體會到上帝的愛。

人能選擇價值觀,卻無法選擇她的生物性所定義的性別與身份。同志基督徒可以選擇,是要向教會強權低頭而扭曲自我,為生存而說謊,還是要以真實的自我追隨基督,坦蕩蕩地選擇一條被拒斥看輕,但真實的路?

有人選擇痛苦地極度扭曲自我,來把自己塞入某些基督教徒畫出的框架裡,來求得「我是個好基督徒」的自義感覺,求得某些有勢力的基督徒的掌聲。這個人值得尊敬同情,但這是很悲哀的事。這不是教會可以感到驕傲,反而應該感到羞愧的事。因為這表示教會仍沒有空間,讓基督的愛真實的臨到每一個人。

如果必須踐踏被侮辱被損害的同志基督徒所活出的基督形象,來求得個人在教會中的地位,求得個人的生存空間,我選擇不這樣做。我選擇與同志基督徒站在一起,以他們的生命見證補滿我對基督認知的不足。

圖是我為新使者雜誌談論遠藤周作以「踏繪」的故事為主軸的小說《沈默》所畫的插畫,「踏繪版」。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記一場難忘的聖誕晚會



◎ 王昭文  寫於 2012年12月10日12:30 


小時候很喜歡聖誕節,家裡會佈置聖誕樹,聖誕節清晨起床,樹下會有禮物。教會的晚會,總是熱熱鬧鬧的,一定會演出耶穌出生的故事,還有其他感人的、有趣的戲 劇。有時候也被逼著上台彈琴、演戲、唱歌,大部分時候坐在台下不安地蠕動,等待聖誕老公公揹著一個大袋子出現,那是晚會的高潮。雖然經常搶不到聖誕老公公 灑下的糖果,聽到老公公「呵呵呵」的笑聲還是很開心。

長大後,對聖誕晚會的興趣降低了,感覺上怎麼變就是那些把戲,而且節目也越來越難看。本來一定要演的「耶穌降生」,竟然也從節目單上消失了。而那些 耳熟能詳的聖詩,被冰進古老的櫥櫃當中。當然, 聖誕節在教會中仍是重要節日,聚餐越來越高檔,聖誕樹越來越大越花俏,聖誕老公公依然「呵呵呵」,可是越來越感受不到小時候那種單純的喜悅。

近年來,聖誕節不再是宗教節日,而是「商機」和情人節。但是,世俗化的聖誕節,至少還會傳達一個信息:「這是一個和『愛』相關的日子。」本來聖誕的 信息是上主對人的愛,耶穌就是上主給世界的最大禮物。但是,上主的愛也透過人與人的愛來呈現,現在的聖誕節倡導人與人之間的愛,也沒有錯。「 沒有人看見過上帝,但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在我們的生命裏,而他的愛藉著我們完全實現了。」(約翰一書412節)

我想,一個聖誕晚會,若出於愛主與愛人的心, 就會充滿了真、善、美,讓人藉此而認識聖誕節的意義,開啓信仰的道路。

2010年參加了同光教會的聖誕晚會,可能是近三十年最感動的聖誕節。原本以為只是一般教會的聖誕晚會,頂多才藝表演更加精采、氣氛更加熱烈而已。 沒想到,從一開始台上領唱清麗的歌聲,就讓我淚流滿面。 每位上台者都是那麼投入、那麼真誠,不像一般業餘者扭捏作態,也不像職業演出者那樣圓滑討好,就是把自己全然擺上,一種少見的舞台風度,相當動人。當晚的 重頭戲是戲劇表演,搭配「櫃父母同心協會」的出席,描寫心靈受傷的同志如何在溫煦關懷下逐漸走出陰影,以及父母對子女的接納,上帝對所有人的接納。戲劇刻 畫了同志伴侶的艱難處境,滿場都是啜泣聲;幾位「櫃父母」上台簡短說話,得到如雷的掌聲。那樣的時刻,感覺彷彿天地相連,形成一個圓,以善意包裹了全場的 人,體諒與愛在當中交流,讓人不忍走向下一個時刻。

 這是讓我驚訝、感動萬分的聖誕晚會。我相信同光是個健康又活潑的教會,在此時此地作美好的見證。這樣的光,能引領受苦者走向愛與盼望,也會讓驕傲的法利賽人恨得牙癢癢。

期盼同光教會的聖誕晚會一年又一年繼續做見證,向同志社群報佳音,以恆久的忍耐、寬容與盼望,將救主的愛展現出來。




【今年的同光教會聖誕晚會】


晚會主題:「Pink」酷趴

晚會時間:12月23日(日) 4:30入場 5點開演

晚會地點:中影商業大樓演講廳。台北市八德路2段260號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