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同志非選擇 精神醫學反思

Youtube現場實況錄影:
北中教社部專題演講:吳易澄醫師「從『精神醫學反思』看同志議題」

文章出處連結:
同志非選擇 精神醫學反思-- 台灣教會公報社

  【邱國榮台北報導】台北中會教社部舉辦「從『精神醫學反思』看同志議題」座談會,8月9日下午在雙連教會舉行,邀請長老教會信徒、新竹馬偕醫院精神科醫師吳易澄擔任講員。

吳易澄指出,科學的證據是變動的,甚至會是政治的,「如果佐證同性戀是天生的,是不是要改牧函?」他說,科學與聖經,都要基於看見的事實作詮釋,否則,科學與聖經都會「很政治」。

吳易澄表示,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及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立場是,同性戀不是疾患,反對任何意圖改變性傾向的治療或精神醫學治療,而1973年美國醫學會 (APA)聲明,同性戀沒有任何的失能,應享有所有的公民權並不被歧視;之後,在2005年APA聲明反歧視宣言,將性傾向、性別,或是所察知的性別,列 入所有反歧視宣言中,反對「矯正療法」或「轉變療法」。

吳易澄指出台灣精神科醫師針對婚姻平權,發起了支持連署聲明,因為性傾向是「本質」不是「選擇」,但反同立場卻拿同性戀是「選擇」來立足,此立足點,完全 牴觸精神醫學。此外他說,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也在1992年把同性戀自心理診斷表中移除,而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則在2014年4月聲明,不 支持對同性戀傾向治療,正如不會對異性戀傾向治療一樣,不應慣習視同性戀為病態。

講座中亦有不同的意見。一位與會者強調,同性戀不是罪,但同性性行為是罪;另有牧師指出,聖經明白指出上帝造人的心意,假若男同性戀性行為可以懷孕生子,其願意支持同性戀。


台北中會教社部部員、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委員鄭國忠牧師主持這次講座,他表示,盼望教會不要只有異性戀立場,畢竟,神學對同性戀的立論,並非單向只有反同 立場,期待牧長能夠去閱讀長老教會總會花了8年時間研究,於2004年提出的《同性戀議題研究方案》內容,而總會性別公義委員會也將在今年9月中旬舉辦 「同性戀者的牧養關顧研討會」,歡迎牧長們報名與會。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左撇子的省思


出處連結:
左撇子的省思--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北極熊

父親節的晚上,到高雄三餘書店參加同志牧師歐陽文風的新書分享會,他的《現在是以後了嗎?》是本關於自我摸索的告白,他也在現場向大家分享曾經拒絕自己同志身分到後來接受自己,享受上帝的愛的過程。

歐陽文風認為同志運動是一種社會公義的行動,不只是同性戀者的事,也是異性戀者的事,他以自己曾有過一段異性婚姻為例,只要同志一日無法正常交往,就會有更多同志因著恐懼、無知,而躲進異性戀婚姻中,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對於基督徒來說,歐陽文風也提到,聖經知識很重要、詮釋學很重要,觀乎我們怎麼理解聖經,許多看似針對同性戀的經文,在注重脈絡的詮釋下,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此外,生命中深層的平安,更是超越智識的層次。

我認為歐陽文風的分享有兩個值得基督徒思索之處,首先他斷言同志議題再過不久,將逐漸會被教會接受,如同過去教會對女性、奴隸議題改變立場一樣,但是只要 目前僵固的神學思維沒有改變,還是會出現下一批受害者,「借屍還魂」地行歧視之事。因此同志議題是表象,錯誤的解經思維才是問題的核心。

其次,歐陽文風提到他對長老教會的期待,他接觸過一些台灣的基督徒,許多時候會友並不那麼反對同志,但這些人的牧師反對。他認為雖然長老教會對同志相對開 放,但仍呼籲信徒離開主張反對同志的教會。在這件事情上,沒有模糊的空間,躲在反同教會裡噤聲,其實就是迫害同志基督徒的幫凶。

現場有人提到了同性戀能否被改變的問題,歐陽文風的回答不若許多人認為的「不可能」,相當意外的,他說:「不知道。」他尊重那些聲稱「被改變」了的人,但那些人只能代表自己,他也請其他人尊重聲稱「無法被改變」的同志。

想想很合理,那些能夠被改變的,也許是雙性戀、假的同性戀或其他狀態,就算是真的同志被改變,也僅能代表個人。不過我個人的想法是,就算同志是後天的、能 夠被改變,也不因此就比較不堪。那就像左撇子一樣,有些人是生下來慣用左手,有些人是後天才學習改用左手,並不會因此威脅、消滅右撇子的存在,怎麼會有人 覺得同志會威脅異性戀的存在呢?

就如同左撇子一度不被社會所接受,認為需要被「矯正」,到如今卻發現他們有著不一樣的過人之處一樣;同志也是,他們的不同,正好豐富了這個世界。今日沒有人認為左撇子應該被歧視,同樣的,期待明日沒有人認為同志是一種罪惡。

(作者為中學教師,長老教會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