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婚姻革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婚姻革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左撇子的省思


出處連結:
左撇子的省思--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

◎北極熊

父親節的晚上,到高雄三餘書店參加同志牧師歐陽文風的新書分享會,他的《現在是以後了嗎?》是本關於自我摸索的告白,他也在現場向大家分享曾經拒絕自己同志身分到後來接受自己,享受上帝的愛的過程。

歐陽文風認為同志運動是一種社會公義的行動,不只是同性戀者的事,也是異性戀者的事,他以自己曾有過一段異性婚姻為例,只要同志一日無法正常交往,就會有更多同志因著恐懼、無知,而躲進異性戀婚姻中,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對於基督徒來說,歐陽文風也提到,聖經知識很重要、詮釋學很重要,觀乎我們怎麼理解聖經,許多看似針對同性戀的經文,在注重脈絡的詮釋下,會得出不一樣的結果。此外,生命中深層的平安,更是超越智識的層次。

我認為歐陽文風的分享有兩個值得基督徒思索之處,首先他斷言同志議題再過不久,將逐漸會被教會接受,如同過去教會對女性、奴隸議題改變立場一樣,但是只要 目前僵固的神學思維沒有改變,還是會出現下一批受害者,「借屍還魂」地行歧視之事。因此同志議題是表象,錯誤的解經思維才是問題的核心。

其次,歐陽文風提到他對長老教會的期待,他接觸過一些台灣的基督徒,許多時候會友並不那麼反對同志,但這些人的牧師反對。他認為雖然長老教會對同志相對開 放,但仍呼籲信徒離開主張反對同志的教會。在這件事情上,沒有模糊的空間,躲在反同教會裡噤聲,其實就是迫害同志基督徒的幫凶。

現場有人提到了同性戀能否被改變的問題,歐陽文風的回答不若許多人認為的「不可能」,相當意外的,他說:「不知道。」他尊重那些聲稱「被改變」了的人,但那些人只能代表自己,他也請其他人尊重聲稱「無法被改變」的同志。

想想很合理,那些能夠被改變的,也許是雙性戀、假的同性戀或其他狀態,就算是真的同志被改變,也僅能代表個人。不過我個人的想法是,就算同志是後天的、能 夠被改變,也不因此就比較不堪。那就像左撇子一樣,有些人是生下來慣用左手,有些人是後天才學習改用左手,並不會因此威脅、消滅右撇子的存在,怎麼會有人 覺得同志會威脅異性戀的存在呢?

就如同左撇子一度不被社會所接受,認為需要被「矯正」,到如今卻發現他們有著不一樣的過人之處一樣;同志也是,他們的不同,正好豐富了這個世界。今日沒有人認為左撇子應該被歧視,同樣的,期待明日沒有人認為同志是一種罪惡。

(作者為中學教師,長老教會青年)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同光教會 2012同志大遊行宣傳影片【L.G.B.T = 愛上帝,信真理 】

【L.G.B.T = 愛上帝,信真理 】

第10屆 台灣同志遊行 革命婚姻
同光與你 並肩同行


Love 因為愛,我們決定挺身而出

God 因為忠於上帝,我們結合力量,為公義發聲

Belief 因為信仰,我們努力追求來自神的教導

Truth 因為真理,我們驕傲上街,以生命為主做見證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聲援與支持」- 基督徒對高雄同志遊行的態度


(本文登載於 台灣教會公報 3160期 第11版)
(網址 http://www.tcnn.org.tw/forum.asp?ID=361)

今年適逢台灣同志遊行第10年,遊行的訴求是爭取同性婚姻合法化,並透過「彩虹環島」的活動,帶著一面「婚姻革命」的彩虹旗走遍全國各地進行串連與接力,不讓任一個角落的同志朋友被遺忘或感到孤單。遊行隊伍特別在去年教育部於台南舉行性別多元教育公聽會時,發動教友與家長在現場滋事的特定教會前,透過公禱祈求上帝的憐憫,充滿活力與盼望地平和表達立場,這個動作卻與教會找來警察現場搜證的舉動形成強烈的對比。

同志在台灣的社會處境中,正尋求一個更安定的伴侶關係,即使現在的法令仍將他們排除在外,重病的探視權、財產…等都沒能被保障,但是從8月釋昭慧法師主持的女同志佛化婚禮,去年在高雄舉行同志伴侶的基督教祝福儀式,以及許許多多的同志婚禮,都表達著同志朋友正努力建立穩定的多元家庭心志。也有一對女同志結婚之後生下了一位可愛的女兒,以她的名字開了一間對兒童與同志友善的餐廳。
8月在台北反媒體巨獸與表達對言論及思想自由的遊行行列裡,出現好幾面彩虹旗;在華隆倒閉事件當中,彩虹旗也與罷工第88天的阿桑們站在一塊,還有更多的社會議題當中也出現了這些旗幟,但出於種種的無奈與不被了解的壓力,他們就像動畫裡將樹葉貼在額頭上,化身與人類的狸貓一般隱身了。同志朋友們也和許多對抗不公義的聲音站在一起,就像你我一樣。但是當他們陷入困境時,我們在哪裡呢?

9月22日在高雄的中央公園即將舉行第3屆同志遊行,10月27日在台北也將要舉行第10屆台灣同志遊行,就像動畫裡出現千奇百怪的造形一般,有些很嚇人,有些卻相當有趣,但都相同表達著期待被看見、被聆聽與被了解的需要。邀請你成為我們的同志,在流汗與流淚的路上與我們同行。